主人大惊,跪叩原因。道士说:“尸体受煞气冲撞,已成僵尸矣。”再问僵尸在何处,道士说:“潜伏于房梁,今夜必将为祸。”众人大惊,苦求拯救。道士并不推辞,跟着主人来到家里,手指一处房梁。
只见死者衣饰如故,双手抱持,全身紧贴房梁,双目绿光荧荧直视众人。全家惊惧,手足无措。道士拿出一个寸许长爆竹,点燃后抛到梁上。一声巨响,僵尸坠地直搏道士,道士竖起二指厉声念咒,僵尸倒地不起。
道士以桃木钉钉入僵尸胸口,入棺下葬,仪式如前。《鹂砭轩质言》
四、宿州李七贩布为生,这天他路过霍山,因客栈人满,只好借住庙中大殿。他把行李铺好,二更时就熟睡过去。梦中有韦陀神拍打其背,并呼唤道:“快起来,大难临头了!躲在我身后可避劫。”
李七惊醒,梦中情节如在眼前,他睡眼惺忪坐起,考虑是否把梦当真。正迟疑间,忽然听到墙角有声响。借助透进来的月光看去,这才发现那里寄放着一口棺材。随着声音响起,棺盖掀开,尸体站起,遍体白毛,眼冒绿光,对着李七扑过来。李七惊号,翻身爬到韦陀神像后。僵尸抱着韦陀神像啃了起来,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。和尚们听到李七的号叫,点着火把来看,僵尸回到棺材,盖合如故。
次日,只见韦陀神像被损坏,木质降魔杵断为三截,大家吐舌,惊诧于僵尸的凶猛。住持僧报官,把棺材用墨线捆绑,抬到郊外烧掉。李七感念韦陀神相救之恩,给神像重塑了金身。《子不语》
五、吾乡名杨锦者夏日入京赴兵部试,搭乘漕运之船。抵达山东某地时,夜泊港口。运卒之子邀杨锦下船踏月闲游,不觉流连走远。夜半至停船之所,却启航矣。二人大惊,敲开附近人家的门打听,得知有迂回小路可以追赶。
二人极速奔驰,跑出数里,疲甚,坐于道旁土丘小憩。忽见一人由远而至,二人欣喜,欲问道路对错,是否还有近路。来者稍近,借月光细视之,着冬装,面枯瘦,尖牙突出。
二人知是僵尸,骇极舍命狂奔,僵尸跳跃追来。跑出半里,前面出现一座庄园,二人奋力过墙,双双跌落墙内,慌乱无策,齐声大呼。庄内之人闻声起视,扶起二人,再看墙外,僵尸不知去向。二人相拥而泣,如死而复生。这是乙丑年杨锦来京城时亲口告诉我的。《印雪轩随笔》
六、山东某地一乱坟地中有僵尸鬼害人。康熙年间,两个差役押解犯人路过,当时大雨天暮,差役不知此地荒凉凶险,想就地过夜。
四下张望,不远处似有烛光。走近后发现破屋两间,柴门半开。差役呼喊借宿,里面无人回应。径自进门后,只见外间白布盖着一具尸体,对着头部有一盏荧荧的油灯。里间有一个妇人正背对灯光哭泣。
差役表明借宿之意,妇人说:“我夫新亡,不便留外人住宿。”三个人苦求,妇人说:“尸体尚停外间,如若不惧,可暂避风雨。”三人连忙说无妨,于是就在外间铺下携带的行李。
奔波一天,两个差役很快睡着,犯人想到流放千里,与妻儿离别不知何日相见,不由暗暗落泪,辗转难眠。
忽然间,他看到白布掀开,尸体站了起来。僵尸先在油灯上熏手,又把手上的黑烟抹在两个差役的脸上,然后再次熏手准备涂抹犯人。犯人大叫一声跳起,夺门狂奔,僵尸紧随其后追赶。犯人跑出二里,进入一座破庙,僵尸也随之入庙。犯人拼尽全力越短墙而出,昏倒在墙外,僵尸撞到墙上,也倒地不动。
早晨,囚犯被路过的人救起,讲述了昨夜的遭遇。大家共同寻找那两个差役,都死在一座坟墓前。《述异记.东轩主人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